-
通信安全风险:针对通信网络攻击威胁,包括信号干扰、信息欺骗、拒绝服务等; -
控制安全风险:系统的控制部分是被攻击重点,包括仿冒控制、拒绝服务等; -
软件和系统安全风险:软件和系统的可靠性、稳定性、软件漏洞等; -
电磁干扰与攻击:机动条件下复杂电磁环境强电磁干扰、电磁脉冲攻击(EMP)等。

-
无线网络安全:无线网络安全主要保障无线空口机密性、完整性和可用性; -
信息传输保密:对通信链路层、网络层实施加密,确保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; -
轻量级认证与互联控制:针对无人平台资源受限的特点,使用轻量级认证协议实现无人平台之间互联安全认证,防止非法和假冒用户接入; -
攻击检测:通过畸形协议攻击检测、网络行为异常检测和流量拥塞攻击检测等技术,发现针对通信协议格式、协议交互、通信行为以及网络流量的攻击; -
可信模块和可信协议栈:可信模块作为软硬件可信度量的信任基础,通过可信软件栈为上层应用实现可信度量提供支撑。
原文来源:中国信息安全